网上有关“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
据说,人这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的机会,但99%的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财富失之交臂,这话我以前不信,但后来,现实经历告诉我,不能不信。
我们家第一次暴富的机会发生在我父亲身上。父亲是个大学教师,一辈子清贫,到五十五岁时,迎来的他一生中唯一的发财可能。
那是1992年初,上海,所有炒过股的人都知道的,一次平民暴富的机会----股票认购证的发行。
父亲是理工科出身,本身对数字敏感。在朋友的介绍下,之前对股市略有了解,但因没什么资金,在二级市场上看多做少。
上海认购证发行的时候,父亲因为写一本书,正好在上海出差。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和他的二位朋友商量,准备每人出1000元,共3000元,购买100张认购证,如果中签了,利润均分。
当然,1000元,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即使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月工资也没到200元,且此次又非他一人的行为,所以他十分谨慎。
认购证发行的第一天,他就上街去实地考察,意外地发现门庭冷落,满大街的认购证无人理睬,如同废纸,于是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在上海的街头来回走了六个小时之后,掏出30元买了一张尾号为555的认购证。他想,这个号码,估计中签的可能性很小,30元,比如我这次出差补贴没有了。
坐火车回到家之后,他把市面上的情况告诉了另二位朋友,结果是一人未买,另一人较年轻,胆子大,买了10张。
第一个中签号码摇出来了,是个位数,父亲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中签率最少有10%!如果按照原定计划买100张,起码有10张中签,父亲追悔莫及。
更让父亲难过的是,他发现这一切是可以推算出来的。新股的发行量当时公布是8只,每只2000—3000万股不等,也就是说,总发行量(取中值)为2亿股。新股认购价大概在4元左右,而上市后的价格在12元以上,一股有8元的利润。2亿股,总利润16亿。
30元一张的认购证,只有买出去16亿/30=5000万张以上,成本与利润才打平,认购证会发行5000万张以上吗?
此次认购证发行,国家事先在报纸电视上未做宣传,认购者以上海本地人为主,上海的城市人口(不含郊县)为600万,5000万张,意味着平均每个上海人要买9张以上,以发行第一天的冷清,平均每人买一张就算很不错了,那也不过600万张。这样的话,一张认购证产生的`利润是9倍于成本。
人最难过的不是没有遇上机会,而是机会就在你面前,你却抛弃了自己最擅长分析能力,凭着经验和表面现象判断错了方向!
父亲想,就算我当时想不到精确计算的方法,怎么连“人舍我取”这样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了呢?国家不会因认购证发行的少就撤消新股发行,这样认购证的发行情况越不好,说明中签率就越高啊!
最后的事实是,国家将那次的新股从8只增加到了50多只,一张认购证的利润远远不止9倍,而是达到了绝无仅有的240倍!如果买一组连续的号码,每张认购证上的平均利润约为8000元。也就是说,如果父亲他们三人,按照原来的计划买100张,至少可赚80万元。
父亲的那张555,运气还是不错的,中了一只爱建股份,在高位抛出,赚了13000元,这钱,成了他日后在二级市场搏杀的原始资金。
在这之后的十五年,父亲成了祥林嫂,一说起认购证就痛心疾首,但机会走了,就是走了,父亲,也不过是1992年的冬天,成千上万个后悔的股民中的一员。
;
投资者的一生,其实都在和自己的情绪作战!
是合法的,只要投资者的资金是合法所得,也没有被庄家操控。不过,正常情况下,没有散户会花一亿买一只股票,有这样经济能力的散户不会如此集中押宝到一只股票上,风险极大,是极不明智的理财方式。
理财,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管理财务。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包含以下含义:
①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
②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
③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国内能够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机构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
1.银行理财
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一般是大额存单、资管产品等,代销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不属于理财
2.证券公司理财
证券理财一般包括证券收益凭证、资管产品等
3.保险理财
保险理财更加倾向长期性,着重解决较长时间后的教育规划和养老规划,同时解决意外、医疗等保障问题。
4.投资公司理财
投资公司理财一般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投资、玉石、珠宝、钻石、第三方理财等,需要的起步资金较高,适合高端理财人士。
5.电子商务理财
21世纪除了能在线下的网点理财,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上的金融搜索引擎搜索理财产品进行风险收益的多方对比之后再投资。
当期的收入超过支出时会有储蓄产生,而每期累积下来的储蓄就是资产,也就是可以帮你钱滚钱,产生投资收益的本金。年老时当人的资源无法继续工作产生收入时,就要靠钱的资源产生理财收入或变现资产来支应晚年所需。
投资的窍门不是要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
——彼得·林奇
投资,是一门逆人性的艺术。这几乎是所有投资大师们的共识。年少的时候,我们会更容易看重某些显性优势,比如智力、比如口才,之后会逐渐让位于自律、耐心、踏实等品格。
因为在时间的考验下,这些“逆人性”的品格才是真正帮助我们走得更长更稳的利器。
本文从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控制错觉”入手,提出这个心理现象与投资中的“频繁交易”和“坚持捂盘”息息相关。
投资一时得志易,持久成功难,投资大师们最突出的共性就是“逆人性”的品格。
希望本文能对你接下来的投资生涯产生帮助。
1、控制错觉与频繁交易
玩飞行棋和大富翁游戏掷骰子时,大家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如果我们想要掷出一个小一点的数字,我们的动作就会比较轻柔;想要大一点的数字,动作就会更重。
我们不是赌神,动作自然不会影响骰子的结果,可我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就是下意识地想要去控制结果。
为了控制某个不可控的因素,人们总是想给自己“加戏”,比如等电梯时狂按按钮,好像这样就能更快一点;打游戏时猛击键盘,好像这样更能提高力度。
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控制错觉”,即:人们倾向于把外面世界看成有组织的、有序的、可控的,然后高估自己对局面的控制能力——就算你的理性知道这不可能,你仍然会下意识地这么做。
这种倾向有多强烈呢?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出售**,其中一组可以自行选择**号码(类似体彩福彩),而另一组则不可以(类似即开型**),结果**可接受的售价,前者是后者的近五倍。也就是说,人们认为自己选出的号码,中奖概率会高出近四倍。
那么,这个心理现象跟投资有关系吗?
有,而且大到出乎你的意料。
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商学院的教授Mark Fenton-O'Creevy在一篇论文中指出,股票交易员很容易产生“控制错觉”,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交易权在你手上,但结果中,运气占相当大的比重,而每个人都想“战胜运气”,这就跟前面掷骰子的心理一样。
第二、巨大的压力下,交易员需要通过某些方式去排解压力,不管是阅读学习交换小道消息,还是求神拜佛抽签许愿——交易本身也是一种“解压”方法
第三、大部分交易员都会把长期目标转化为短期目标,而短期目标看上去更可控一些。
正是这三个特点,让个人投资者很容易产生“控制错觉”,其结果就是——频繁交易。
做点什么吧,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2、“放量”在投资心理上的含义
在一波大涨的过程中,大盘在某些阶段都会出现成交量突然剧烈放大,通常的解释是有新增资金入场。
但从投资心理的角度看,却有另一种看法。
新增资金只能买入,那是谁在卖呢?只能是场内的老资金,而且新增资金再多,相对于庞大的场内现有资金,也只是少部分,成交量的暴增主要还是来自原有资金。
真正的原因是新增资金入场,高位接走了老资金的筹码,导致股价大幅上涨。老资金在卖出后,发现股价未跌,被迫在更高的位置重新买入。
剧烈变化的市场让投资者心理失衡,无所适从,再加上大涨初期,由于一般投资者喜爱慢慢加仓,仓位不足而导致跑不赢大盘。
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就产生了“控制错觉”,希望用“频繁交易”来控制局面。
很多技术分析理论,都把“量价齐增”看成是一种健康的上涨,其实,回顾历史大顶,既有不放量的,也放量的。
所以“放量”的真正含义是此时市场出现了大量的“情绪驱动交易”。很短的时间内,有的买,有的卖,有的卖了又买,有的买了又卖,最典型的是以下四种心态:
厌倦:终于解放了,以后再也不玩了——这是长期套牢后的解套盘;
恐惧:前几次上涨都坐了过山车,这次说什么也要先落袋为安——这通常是熊市买的业绩还不错的股票;
后悔:卖飞了,这回恐怕真的来牛市了,赶紧追——这是踏空的心态
贪婪:这个涨停了,那个连板了,不管什么交易纪律了,人生能有几回博——这是参与垃圾股、题材股炒作的典型情绪……
而这些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交易,最大的特点是稍有利润就拿不住,这在牛市基本上是必输的。
更深层次的原因,正是因为绝大部分散户都是“情绪驱动的交易者”,缺乏交易计划,才为那些“逻辑驱动的交易者”供应了超额回报。
简称“割韭菜”。
那么什么是情绪驱动的交易?什么是逻辑驱动的交易呢?
3、情绪驱动交易与逻辑驱动交易
“趋势交易”和“价值投资”,都属于标准的逻辑驱动交易。
先来看最典型的“趋势交易”的老祖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杰西·利弗莫尔的经典一战。
利弗莫尔第三次宣布破产后,找到了一家经纪行,希望能够运行买空卖空的信用交易。凭着以前的口碑,经纪行借给他500股的信用买入额度,他看中了一支叫伯利恒钢铁的股票,因为这支股票是当时上涨的领头羊,当时的股价是50美元,正在缓缓上升。
因为是信用买入,他不能有太多浮亏,也无法用他惯用的上涨加仓法。也就是说,利弗莫尔只有一次翻本的机会。
一把梭定输赢,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可能大部分人的想法是,既然现在是缓缓上涨,那就先买一点,多多少少赚一点,以后再找机会吧——但这恰恰是“情绪交易者”的想法。
利弗莫尔的做法是“等”。
股价从50涨到60,利弗莫尔没有动手;从60涨到70,没有动手;从70涨到80,又涨到90,他还是没有动手。
他到底在等什么呢?
因为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他必须等待“最好的机会”,一个出手后获利最大的机会。
在他看来,最好的机会是一支股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到了100、200、300的整数关口,因为关注者的增加,而出现的“趋势加速”行情。
这就是趋势交易的经典逻辑之一。
伯利恒钢铁终于到了98元,在等候了16周后,利弗莫尔像猎豹一般全仓出击了,虽然只能买500股,但因为当天的收盘价就到了114元,所以,他利用浮盈争取到了一个宝贵的加倍加仓机会,第二天,股价大涨至145元,几个月后,最高涨到了591元。
“股神”再度归来。
换成情绪交易者,99%的人都会在50到100元之间不停地进进出出,赚一点小钱,甚至亏损,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股价从100元加速涨到500多元。
一定有人问,为什么利弗莫尔要放弃从50元到100元的利润空间呢?
因为他在等待“趋势加速”这个逻辑的成立,而这才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确定性”最强、涨幅最大、最值得重仓的一段,因为绝大部分趋势不好的股票顶多从50元涨到70元。
趋势交易者通常是短线交易,但绝非“频繁交易”,它的逻辑性是非常强的,每次出手都要严格符合边际条件,处处都要“反情绪”。
而情绪交易者自称“做短线的”、“做趋势的”、“做技术分析的”,实际上完全凭感觉,毫无意义地频繁出手,杀进杀出,刚好成为趋势投资者的对手盘。
再看“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者的逻辑其实很简单,在反复研究一家公司之后,认为今后几年,业绩将每年增长25%,而且确定性很高,而现在的估值又处于合理位置,这就意味着,每持有一年,同样的估值下,股价将会上涨25%。
所以不管市场炒什么题材什么概念,不管市场是成长风格还是价值风格,反正我只要我的25%。
这就是价值投资者的“交易驱动逻辑”。
所以,虽然价值投资者看中一支股票后,常常越跌越买,而且没有趋势交易者那么“择时”,但因为他们对价值的判断过于严格,对安全边际的要求非常之高,实际上出手机会更少。
巴菲特有一个着名的“打孔理论”:假设你有一张卡片,只能打20个孔,代表着你这一辈子可以做的投资,那么,你必然会认真地考虑你的每一次投资。
利弗莫尔和巴菲特,一个是趋势交易高手,一个是价值投资大师,方法完全背道而驰,但在“逻辑驱动,反对情绪交易”上,看法完全一致。这个价值投资者最耳熟能详的比喻,却刚好解释了利弗莫尔最经典的趋势交易案例。
不过,“控制错觉”的结果并不一定是“频繁交易”,另一种同样常见的心理刚好相反——对正在累积的风险和正在运行下跌,毫无反应。
4、对真正的危险视而不见
投资者在“频繁交易”之后,一复盘,发现卖出的股票个个都上了天,自己的一番杀进杀出还不如一直持股不动,然后就开始总结一下经验,提出“牛市要捂股,打死都不卖”,“涨不怕,不怕涨,怕不涨”……
散户操作频率的下降,开始捂股的心态,反应在大盘上,就是指数在上窜下跳一阵子之后,成交量通常会慢慢萎缩下来,走出底部慢慢抬高的“慢牛走势”。
相对暴涨,这种走势往往又会让人很放心地“捂股”。
这是大家心态都变好了吗?不是,这只是对风险麻木了,认为高估值是理所当然的。其实,缩量慢牛和放量暴涨并无本质区别,都是估值在提升,风险在聚集。
前面说过,控制错觉的原理是“高估自己对局面的控制能力”,那么,长期牛市养成的“捂股”的习惯,让投资者无视估值过高的系统性风险,对真正的危险来临视而不见,也是一种“控制错觉”。
起初大盘从最高点跳水,大家见怪不怪,以为还是洗盘;
接着继续跌,套牢20%后开始反弹,大家以为另一轮牛市开始了;
此后仍然跌,资金腰斩,大家终于承认凛冬已至,但还不忘自我安慰:所以春天还远吗?
其实,真正折磨意志、消耗精力的阴跌才刚刚开始……
5、反情绪交易者的一生
真正成功的投资者都是“反情绪”的,甚至是“反人性”的,所以,投资最困难的事,不是寻找好的交易机会,而是保证这些交易都能严格地遵守“逻辑驱动买入,逻辑驱动卖出”的原则。
以交易频率为例,当大盘放量时,你是否能主动降低交易频率,冷静思考自己的持股策略?当大盘缩量上涨时,你是否对手中不断抬升的股票“失去警惕”了?
你是否喜爱预测指数的上涨下跌,并在短期得到验证后,坚信自己的想法没错?是否在几次挣钱之后,产生过“投资的方法很简单,挣钱其实可以很轻松”的想法?
人是很难摆脱情绪的控制的,所以利弗莫尔一生数次破产,所以“擅长价值发现但易冲动”的芒格只有在找到巴菲特后,才能成为一代价值投资大师。
投资者的一生,其实都在和自己的情绪作战。
关于“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单眼皮先生]投稿,不代表氢时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sdsy.cn/syzs/202412-964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氢时代的签约作者“单眼皮先生”!
希望本篇文章《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氢时代]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一生至少会有一次暴富机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