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爱迪生(1847~1931)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 。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 ,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 ,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 ,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 ,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 。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 ,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 、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 ,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 ,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 。
1883年爱迪生发现了热电子发射现象,也叫“爱迪生效应”,即金属表面附近的部分电子或离子因高温而使其无规则运动得到足够的动能,克服表面的束缚 ,逸出金属之外。爱迪生效应对于一切真空管的操作至为重要,作为发射表面的阴极常涂上一层碱土金属氧化物,以利电子发射 ,并用电流加热以维持高温。
1900年爱迪生发明了铁镍蓄电池,是一种碱性蓄电池,电动势约为1.3~1.4伏 ,寿命长,但效率不高 。爱迪生一生有许多发明,可是当别人问爱迪生成功原因时 ,他说:有些人以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 ,百分之九十九的出汗。
有没有做过产后骨盆修复的宝妈,你们觉得怎么样有效果吗?
编者按:本文是陈君石院士在2018年4月发表在网络上的一篇辟谣旧文,时隔一年,谣言死灰复燃。经其本人授权 ,我们在科学辟谣平台重新发布,以正视听 。
导语:
近5-6年来,网上不断有关于我与《中国健康调查报告》[1]一书的种种报道和说法。诚然 ,有一些是正确的报道,但更多是误导性的流言,并得到广泛传播 ,包括耸人听闻的题目和内容,如,在书名之上冠以《救命饮食》[2] ,或称“牛奶致癌 ”、“奶、蛋与肉类是最有效率的健康杀手” 、“震撼全球66亿人的健康大发现”,如此等等,或者内容不符合事实 ,或者错误解读,误导了广大读者。
近年来,这些误导性信息在网络上时不时出现,不少与我相熟的营养学界同行都询问过我“为什么不出来澄清 ” ,我原以为这些不实之言会自然消停,不值一驳,但现实证明我是错的 ,这些误导信息仍然在困扰着读者,因此有必要一一阐明 。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并非本人著作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我的老朋友、美国康奈尔大学考林坎贝尔教授和他的小儿子托马斯坎贝尔于1990年代出版的一本营养方面的科普读物,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畅销长达8年之久。不过 ,该书关于中国的研究篇幅有限,大量内容是在描述坎贝尔一生从事营养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我在为该书中译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所撰写的序[3] 中已指出过这点 。坎贝尔教授也曾告诉过我 ,书名定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完全是(美国)出版社的意见,是为了对读者有吸引力 ,而作者一旦与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就无权对书名提出不同意见。
在网上广为流传“这是一次长达20年的科学研究报告,研究团队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刘伯齐教授和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陈君石教授” [4],这实属“移花接木”。应该说 ,确实有这么一份研究报告,作者也是上述几位科学家,书名为《Diet, Lifestyle and Mortality in China》(牛津大学出版社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0);中文版书名为《中国膳食、生活方式与死亡率 65个县的调查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这本书的内容是中、美 、英的上述几位科学家共同于1983年开始在中国大陆65个县农村地区进行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的结果 。
很显然,这两本书的作者、内容和性质完全不同。一本是科普读物 ,另一本是学术专著。然而,网上传言[4] 却把它们拼凑在一起,还不惜歪曲 、伪造观点 ,例如“这项研究面极广,动用了65万名工作人员(实际上是调查了65个县),研究了覆盖当时中国人口总数的96% (65个县的人口合计能覆盖96%中国总人口吗?)” ,也有的网上文章说是,“65万调查对象 ”(实际上是6500个调查对象) 。
总之,在中国出版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封面[1]上声称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是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20年精诚合作的巅峰之作” ,完全是拉大旗作虎皮,有意误导广大读者。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的主要论点是否正确?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封面上刊出了一段评价:“《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它无可辩驳地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防治心脏病 、癌症和其他西方式疾病。这本书不仅适用于经济发达国家 ,也是那些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发展中国家的首选图书 。”这段话虽然不是我写的,也有点夸张,但总体上还是能代表我的观点。
然而 ,后来市面上出现的一本《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中信出版社)[2],其封面称“震撼全球72亿人口的饮食与疾病关系大发现 ” ,“一本真正能挽救您生命的书”,“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等 ,这些介绍就太离谱了。
我至今仍认为,当初我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本,吉林文史出版社)所撰写的序言[3]代表了我对此书的评价和对读者的引导 。我在此仅摘录其中的主要内容来重申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坎贝尔教授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营养学家,他对营养学 ,特别是对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坎贝尔教授在本书中的一个贯彻始终和十分明确的观点就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 、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我相信各位在读了此书后一定会认同坎贝尔教授“少吃动物性食物、多吃植物性食物”这一观点 。
坎贝尔教授在书的第2部分 ,引用了大量研究结果来说明西方膳食模式(动物性食物为主 、植物性食物很少)会增加患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病 、骨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在第3部分提出了有关食物与健康的八项基本原则(具体内容附后),这些原则是关于居民膳食很好的思路和指引。
网络上一些耸人听闻的流言完全不符合这些原则 ,例如,“世人认为最营养,最优质的食物:奶 ,蛋与肉类,在实验结果里却是史上最强,最有效率的健康杀手!”;“在坎贝尔教授的调查中显示:动物蛋白质与癌症的直接关系 ”:“素食可以治疗不可治愈的疾病”;“动物性食物对人体是有害的 ,即使只摄取少量动物性食物,也有负面效果”,这些说法完全曲解了坎贝尔教授的观点。
书中从未表达“牛奶致癌 ”的观点
从这本书所传出的最大新闻报道就是所谓的“牛奶致癌”。但究竟真相如何?坎贝尔教授在书中描述了他做的一项大鼠试验,在给以相同剂量黄曲霉毒素B1(强致肝癌物)的条件下 ,比较吃酪蛋白(来自牛奶)饲料和大豆蛋白饲料大鼠发生肝癌的动物数和肝癌数 。结果酪蛋白组大鼠得肝癌的比例比大豆蛋白组大鼠大,肝癌的数量也多。但据此而得出牛奶致癌的结论,就太荒唐了。
实际上 ,如果没有黄曲霉毒素作为癌症的启动剂,两组大鼠都不会得肝癌;致癌的是黄曲霉毒素,而不是酪蛋白或大豆蛋白 。这个试验结果只能说明大豆蛋白对于大鼠抗黄曲霉毒素的作用大于酪蛋白 ,完全不能说明牛奶(对人)致癌。记得当年人民日报记者就此问题曾远洋采访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明确说,这个试验的结果不能说明喝牛奶会对人致癌;尽管坎贝尔教授反对美国儿童把牛奶当水喝。
当前 ,美、中两国消费者的营养状况 、膳食模式和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量都有明显差异,美国人要降低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包括牛奶和奶制品 ,而中国人则要增加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2016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营养学会) 。传播“牛奶致癌”显然是误导中国消费者减少牛奶和奶制品的消费,不符合当前的营养指导原则。
“吃素治癌”缺乏科学依据
吃素与健康的关系,在世界上有许多研究 ,结果并不一致,科学家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就《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这本书的内容来说,它的基本信息是告诉读者 ,“所谓最健康的膳食,就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 ” 。中国现在慢性病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膳食的西方化,即动物性食物的大量增加和植物性食物的减少。当然 ,除膳食变化外,身体不活动、吸烟、过度饮酒和心理紧张也是慢性病增加的重要因素。
至于网上所传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重大发现:素食能预防各类疾病,在疾病后期阶段(诊断后)同样能终止或扭转病情;素食可以治疗不可治愈的疾病 ,等等,既不是这本书的主要信息,更缺乏科学依据 。读者们切不可因此而在诊断出慢性病后把希望寄托于吃素。特别是对于癌症和其他消耗性慢病 ,应该遵循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当搭配动物性食物的传统中国膳食模式,达到营养均衡。
所谓“吃素”,一般可分为吃全素(排除一切动物性食物)和部分吃素(可以吃奶 、蛋或鱼) ,但其共性则是多吃植物性食物。长期吃全素食的挑战是食物必须更加多样化,才能达到均衡营养 。如,需要经常吃发酵豆制品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再如 ,妇女怀孕期间铁的需要量增加,恐怕只能用铁补充剂来预防贫血。
结束语
有意思的是,坎贝尔教授的这本科普读物在美国畅销多年 ,并没有出现上述的种种流言。但是,但中文领域,却有人借此书名 ,将书的内容断章取义后与我牵头的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的中、美、英合作科研项目嫁接在一起,最后把《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一书中的“惊人发现”都说成出自于我牵头的这个研究项目,甚至把《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说成是我的书 。
我无意追究相关流言是有人蓄意而为 ,又或是中文互联网传播的“特色 ”,只愿大家在了解事情真相后,不要再被流言所误导。
坎贝尔教授关于营养的八个原则:
1)营养是无数食物成分综合表现的活性。整体效用要远远超过单个成分的作用之和 。意思是不要只看食物中的个别营养素的多少,而忽视整体营养价值。
2)维生素补充剂并不是给人带来真正健康的灵丹妙药。这不是全盘否定维生素 、矿物质补充剂的作用 ,而是强调膳食为主 。坎贝尔教授在后面又指出“对于大多时间呆在室内或是生活在北方气候下的人来说,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12和少量维生素D,是非常有好处的”。
3)动物性食物的营养并不比植物性食物的营养更好。这是告诉动物性食物吃得太多的美国人(本书的主要读者 ,不是说只适用于美国人),不要看不起植物性食物,它们的营养相当好 。
4)基因自身并不能注定你会患上某种疾病。基因必须激活或是显性之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营养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它能决定基因(无论是好基因还是坏基因)是否能够表达。
5)营养可以有效地控制有毒化学物质的不良影响 。
6)营养既能预防早期阶段的疾病(确诊前),也能阻止或逆转晚期阶段疾病(确诊后)。
7)对某种慢性疾病有益的营养,对全身健康同样有益。这是告诫人们 ,不要有肾脏病时,只考虑肾脏的营养,不能忘了全面的营养来支持全身健康 。
8)良好的营养造就全方位的健康 ,生活的各方面是密不可分的,互相关联的。意思是营养只是保障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略其他因素,如 ,身体活动、心理因素等。
参考文献
1.T柯林坎贝尔, 托马斯M坎贝尔.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9.
2. T柯林坎贝尔. 救命饮食.中信出版社,2011-09.
3.陈君石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译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所撰写的序言.
4. 陈君石,T柯林坎贝尔, 黎均耀, 理查德佩托. 中国膳食、生活方式与死亡率65个县的调查研究.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5. 中美肿瘤专家最新发现震撼全球!顿时傻眼!(病因真相).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我在私立医院顺产生的娃 ,后面在这个医院做产康,当时有个1980体验一次骨态,我想着花一次钱试试看吧 。那时候刚生过孩子大概两个月 ,屁股大腿粗的,还有点长短腿走路自己都能感觉到。整个过程大概一个半小时,非常疼 ,结束后腿细了四厘米骨盆小了三厘米,当时就惊呆了 然后花了2w做了三次正骨,效果是有的 ,但是医生明确告诉我回家要绑盆骨带 、多运动不能久坐、不能往后靠着沙发。我没在意,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发现髂骨张开了,前几天刚去医院又重新找了这个正骨师给髂骨收回去了,现在每天至少绑两个小时的盆骨带 ,少坐多走动 。我的臀围跟以前差不多裤子包臀裙什么的都可以穿上了,但是想跟以前一摸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了,医生也说了就算恢复的再好也只能到之前的80% ,毕竟生孩子对女人身体的伤害太大。我的看法是,花钱了总比不花钱的好,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 ,有条件就往好往贵的给自己整,能力有限的就尽量多运动。姑娘们加油
两胎都做了盆骨修复的我说一说吧 。一胎我做了盆底肌和盆骨恢复,手法 仪器的那种 ,做10次,加起来5000+费用。
一胎做完以后明显的变化是:
1、盆骨小了4厘米,
2、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我腰疼的毛病 ,还有高低肩也解决了。孩子3个月以后我的腰疼特别厉害,就是那种床上躺着,起来都需要别人拉的那种,做完盆骨修复以后 ,一点都不疼了。完完全全好了 。好像是说我的腰疼是因为盆骨上下不对称,加上剖腹产打麻醉,月子里抱娃 ,等一系列引起的。
3 、臀部形状也会变好看,由原本的塌臀变的更圆润和饱满了。
不好的地方:仪器拉臀部的肉是真疼(不过二胎去做,好像没那么疼了[捂脸]一胎做盆骨疼的嗷嗷大叫)
因为一胎明显看到效果了 ,二胎毫不犹豫的又去做了产后恢复,做更多项目了 。有腹直肌、盆骨、盆底肌和子宫恢复。面前二宝四个多月,项目正在进行中。
项目没有做完已经有明显变化了 ,虽然还是很胖,但是腰上的肉紧致很多,也细了一圈 。臀部也一样 ,穿裤子更好看了,垮也变小了。
我也看到过很多医生说盆骨没必要修复,但是我真的觉得非常有必要修复。看得见的变化 。我身边一个高中同学,她也做了盆骨修复 ,她是舞蹈老师,我是看她在朋友圈发她自己做了盆骨修复以后,垮小了几个号 ,我一胎才去做的[呲牙]。
最后告诉妈妈们,要做就去专业的地方做,别花了钱没有效果。还有就是 ,真的痛[泪奔][泪奔]只有到最后两三次是不痛的,前面用仪器在皮肤上拉,真的真的酸爽 。
其实有做修复前后的对比 ,但是因为都是露的,就不放出来了,亲身感受是 ,有钱就一定去做,效果很明显。
抖音很多医生都已经科普了,包括吴医生,康复大夫小王 , 骨盆修复没必要做,6个月以后会自动恢复,还有人不知道嘛。
我去熟人那里做的腹直肌和盆底肌修复的时候 ,他们那里也有骨盆修复项目,那个熟人姐姐就告诉我说,实话告诉你吧 ,你就做腹直肌和盘底肌,骨盆修复其实没必要做
以前的女人生孩子,条件简陋 ,一般是在家找接生婆接生,会阴撕裂可能都没条件缝合;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更高的目标。
比如 ,女人生产后的骨盆修复,盆底肌治疗,腹直肌修复等 。但是这些产后修复都有必要做吗?我觉得,要不要做得根据妈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而不是盲目跟风。
比如说骨盆修复,女性分娩后,骨盆是有一定的治愈功能的。所以 ,对于要不要做骨盆修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不要盲目跟从 。
大多数人在产后3~8个月左右 ,骨盆就会自行恢复,即使不去美容院做骨盆修复手术,骨盆也会恢复原样的 ,并不需额外做些什么。
但是,如果宝妈的耻骨联合处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还是要及时去看医生。
01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骨盆修复?1. 首先说一下出现骨盆耻骨联合松弛或分离的原因:
女性在怀孕期间 ,为了让胎儿顺利分娩,身体会分泌激素(体内孕激素 、松弛素),加上胎儿在体内也不断增大,这两种情况会让 骨盆耻骨联合 变得松弛 , 韧带和肌肉 都变得松弛, 有助于分娩时骨缝的打开 。 所以,这时候就会导致骨盆耻骨联合松弛 ,甚至分离。
这种骨盆韧带的松弛及耻骨联合松弛和分离的现象,一般在产后会自我慢慢修复。但是不排除有些妈妈修复不好,如果是出现这种情况 ,那妈妈就要咨询医生了,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合自己的骨盆修复方式 。
有的妈妈会说,我是剖腹产 ,没开骨缝。事实上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妈妈,在孕晚期时胎儿已经降入骨盆内,这时耻骨联合已经打开了。
所以 ,产后是否会出现骨盆趾骨联合松弛或分离,与分娩时是顺产还是剖腹产无关,因为这在孕期已经产生了 。
2. 正确认识耻骨联合分离:
女性正常耻骨联合间隙约 4~6 mm,孕期可增宽 2~3 mm ,我国孕妇妊娠晚期耻骨联合宽度平均为(6.3 2.2)mm。 超过10mm时可能出现不适症状 ,因此医学上把耻骨联合宽度超过10mm时,定义为 耻骨联合分离。
一般当 耻骨联合间隙 超过10mm时 ,妈妈会明显感到不适:
所以,真正意义上耻骨联合分离的情况并不算多见。部分女性妊娠期耻骨联合松弛、分离时是会有明显的疼痛,但在产后6 12周内 ,这些症状往往会消失,妈妈们不用担心 。
所以,为了避免入坑 ,各位产后的妈妈们要注意,骨盆中间的那条缝是本该存在的, 只有宽度大于10mm的情况 ,有症状时才是耻骨联合分离!
02 产后真正要做而且强烈推荐要做的是盆底肌康复治疗
对于盆底肌康复锻炼,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做。因为这个关系到今后的生活,包括子宫脱垂、漏尿 、阴道松弛等等,这些都是会影响到的。
我当时没有做骨盆修复 ,就做了10次盆底肌康复治疗,因为产后42天复查我的盆底肌肌力是0级,直接是肌无力 ,这种情况不做康复的话,很容易造成产后漏尿等尴尬的情况,这会对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
所以 ,建议妈妈在产后42天去医院做产后复查,检查一下盆底肌的恢复情况,检测一些盆底肌的肌力等级。
毕竟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不做盆底肌训练是恢复不到产前状态的,但具体怎么做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产后复查结果来定!
有的妈妈自己在家做提肛肌锻炼、凯格尔训练就可以了。但如果妈妈盆底肌受损很严重的话 ,是需要及时手术的,这个需要专业的医生(最好是专业做盆底修复的医生)来评估决定 。
总结: 总之,产后在做任何修复之前,都建议妈妈们去医院咨询专业的医生 ,及时做产后复查,不要盲目跟风,免得入了某些商家或美容院的坑。
许多宝妈不知道产后是先做骨盆修复呢 ,还是做盆底修复。由于担心产后身材走形,在这方面我也做了很多功课,问了很多医生 。
骨盆的骨头:是不会变大变小的 ,即使经历了生产也不会因此而变大,更不会因为你做了“骨盆修复”而缩小。
骨盆韧带和肌肉:在孕期,盆底肌就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由于激素、体重 、体围和腹腔体积等的变化使得盆底肌处于持续的受压状态,会逐渐松弛,加上子宫逐渐增大使得盆底肌被拉长无力 ,而分娩的过程又会进一步对盆底造成损伤,也就是说,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生产后都需要盆底肌修复。
盆底肌修复使骨盆间原本松弛的肌肉韧带变得紧致 ,从而促进骨盆的复位 。而骨盆修复后有效承托起盆腔内的器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盆底受到的压力,辅助盆底恢复。
以下是我的治疗过程 ,肌力已有产后的一级升级为三级了,由于种种原因,每次治疗间隔时间比较长 ,效果不是太好,不过也有很大的进步,最后一张图 ,是哑铃,自己在家练习用的。仅供参考。
由于我月子没有坐好,还没出月子就已经有一身月子病了 ,头痛,腰痛,视力下降等等,有时候还发冷发热 ,实在是让我痛苦不堪 。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腰痛,因为在月子里没有人帮忙带小孩,自己经常要抱小孩喝奶 ,洗澡,有时候小孩哭闹,也要整夜抱着她 ,这导致我这老腰都直不起来了,真的是痛到怀疑人生。难怪很多人如果家里没有人帮搭一把手,她们打死也不愿意生二胎 ,实在是太痛苦了。
我产后出月子,刚好有一个闺蜜从省城回来看我和宝宝 。她看到我躺在沙发上跟她讲话,我没有想到她的第一句话就是:为了减轻痛苦 ,你抓紧时间去做产后康复吧。她结婚比我早,她儿子都已经6岁了。她说她当年生完儿子做了两次产后康复 。第一次是在医院用机器来做的,没有任何效果。第二次她是专门到人家做产后康复的机构做的,都是纯手法做的 ,效果不错。闺蜜的话,给了我希望 。
等到产后42天,我赶紧去医院 ,检查得知,骨盆跟盆底肌受损严重,腹直肌也开了三指。当场医生就问我要不要做产后康复 ,然后开单给我,因为闺蜜的经历,我直接拒绝了医生。
检查回来后 ,我跟我老公说要去做产后康复,我老公就直接说,那玩意有用吗?该不会忽悠人的吧 。我直接怒回去 ,不管用没有用,我都要去做。我是拿自己的私房钱去做的。
我做的产后康复,不是单单做骨盆修复,我做的是一个套餐系列的。盆底肌修复10次 ,骨盆修复10次,腹直肌修复10次,发汗四次 ,总共花了大几千块钱 。
我做的这些项目都是纯手法做的,先做盆底肌和骨盆修复。盆底肌跟骨盆是连着一起做的,每次大概耗时一个小时五十分钟 ,隔一天做一次。做完这两项,后面再做腹直肌修复,一次大概耗时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也是隔一天做一次 。发汗就是两三个星期发一次,工作人员先帮你推一下经络,再去发汗 ,耗时一个小时左右,每一次发汗出来,全身都非常舒服。
刚开始做完前四次还没有什么感觉,从第五次开始 ,慢慢就有感觉了。等全部项目都做完了,对于我而言,感觉就比较明显了 。最明显的是我的腰不疼了 ,体重也下降了一些,睡眠质量改善了许多,整个人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第一点建议:尽量不要做高龄产妇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 ,现在大把30多40几岁的妇女生孩子。虽然现在医学技术发达,但是高龄产妇会面临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如果处理不好,会危及孕妇与胎儿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所以尽量不要做高龄产妇。
第二点建议:有效预防月子病
月子一定要坐好,如果月子没坐好,就会出现很多月子病 ,月子病根会伴随产妇的后半生,这将会很痛苦 。在坐月子期间,产妇一定要注意多休息,能不弯腰就不要弯腰。月子期间 ,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能碰冷水。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合理饮食 ,不能吃太油腻的食物,也不要暴饮暴食。
第三点建议:有条件的话,尽量去做产后康复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最好去做一下产后康复 。不要去医院做,因为医院是用仪器来做的,没有什么效果 ,做了也是白做,浪费钱。去找外面专门纯手法做产后康复的地方做,而且最好不要单单只做某一项目 ,最基本的都要做以下这三个项目:盆底肌修复,骨盆修复,腹直肌修复。产后气血虚弱,条件好的人还可以做一项补气血的项目 。
结束语 :
做女人不容易 ,女人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善待自己。女人只有把自己的身体搞好了,才有精力去照顾好孩子和家庭。不然女人身体一旦垮掉了 ,那孩子与家庭也就跟着完蛋了 。衷心希望每个女人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和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现在宝宝一岁了,前几天发现两条腿有点X形,并且并不拢了 ,之前的裤子倒可以穿,但是我以前的腿很直,两条腿并一起没问题 ,所以我这刚刚做骨盆修复,可能会比刚生完孩子效果差点,刚做了三次了 ,感觉腿直了,两条腿缝隙小了,总共要做12次,才两千块钱 ,挺便宜的
------01 在怀孕时,胎儿在腹中逐日发育,骨盆也日渐变宽 ,撑开变形,使pp横向发展,明显比孕前变大。 当生完宝宝后 ,导致腰部突出、失去腰线、臀部下垂 。如果不经过特地的修复,是很难恢复到怀孕前的漂亮骨盆。
妇产科医生会告诉我们, 产后六个月是产妇身体恢复的黄金期。
如果妈咪们利用好这段黄金期 ,骨盆恢复到孕前的密合状态也就非常简单 。
所以坚持还是很有效果的,宝妈们一定要有信心。
宝妈们在生完宝宝之后,最好都进行修复 ,让自己越来越美。
------02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在产康期间使用骨盆带和矫正仪。这两个不同的修复产品有不同的感受,仅供宝妈们参考:
1 、骨盆带
骨盆带分有纱布捆绑的和双棱粘贴式的,两者都有不同的特点 。
可以根据个人喜爱去选择。
1、裹得较紧,效果明显较慢
2、透气性好。
3、携带方便 。
4 、资源循环利用 ,收腹骨盆之后可用作宝宝的汗巾、尿布、浴巾等。
1 、捆绑麻烦,需要有人协助一圈一圈的裹回来。
2、没有弹力,裹完之后 ,骨盆带就固定住 。
1、捆绑穿脱方便,一拉一贴即可。
2 、布料柔软,有弹性 ,行动自如。
3、腹部有柔弹收边设计,不影响喂奶、吃饭 、下蹲时的压缩 。
4、携带方便。
1、粘的不够紧,一活动就很容易松动。
2 、容易卷边 。
矫正仪分有插电式的机子和电动充气的机子 ,两者都有不同的特点。
1、使用先进红外线和气囊压缩。
2、还有加热、档位调节功能,每次15分钟,每天一次。
3 、骨盆收腰效果明显加快 。
1、如果坐姿不当可能会压歪。
2、机子体积大 ,不方便携带,比较重。
1 、体积较小,躺、站、坐都可以使用护理仪 。
2 、使用时间自由。
3、收腹效果明显加快。
1、机子的声音有点大,可能会影响到旁边的人 。
2 、机子与骨盆收腹步要连在一起。
------03 矫正仪相对骨盆带来说 ,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在使用收腹带、骨盆矫正仪前, 最好先让对骨盆、腹部进行按摩 ,更有助于骨盆腹部的收复。
------04 在骨盆修复期间,少做开叉 、下叉等不利于骨盆恢复的动作 。希望宝妈们坚持之后,小蛮腰快速出现。
不是所有的产妇都需要做骨盆修复的 ,可以去正规医院检查靠自身有没有完全恢复,再决定要不要做。
原因分析
怀孕期间,身体分泌一种叫做耻骨松弛剂的激素 。它让骨盆耻骨联合放松 ,帮助打开接缝,分娩后骨盆会松弛,给体型带来明显变化 ,骨盆下口会变宽。每个人恢复期不同,但常不能恢复到未孕状态,多少会比未孕前稍有增宽。
举措建议
骨盆恢复的最佳时期在分娩三个月以内,所以可以在两、三个月的时候在正规医院检查一下恢复情况 ,看是否需要骨盆修复。
我朋友做了,他说效果挺明显的,同样对我裤子 ,最晚修复,一提就上去了,我没做 ,觉得要是要二胎,做了不是白做吗
关于“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雁蓉]投稿,不代表氢时代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sdsy.cn/syzs/202502-165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氢时代的签约作者“雁蓉”!
希望本篇文章《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氢时代]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用实例说明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